数字经济

生成式AI在金融业 有望迎来规模化应用

2024年02月01日 | 查看: 83621

  生成式AI(人工智能)正席卷金融业,并释放出新的生产力。日前发布的《2024年金融业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报告》(下称“报告”)指出,生成式AI技术在金融业中的应用尚处于技术探索和试点应用的并行期,预计1至2年内,首批大模型增强的金融机构会进入成熟应用期,3年后将会带动金融业生成式AI的规模化应用。

  报告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度小满、《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动态竞争与创新战略研究中心联合编写。报告认为,生成式AI赋能银行数字化转型,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全球金融业的格局。报告指出,生成式AI有望给金融业带来3万亿规模的增量商业价值,并可能将彻底改变交易的进行、投资的管理和风险的评估方式。

  报告同时指出,生成式AI技术在金融业中的应用尚处于技术探索和试点应用的并行期,预计1至2年内,首批大模型增强的金融机构会进入成熟应用期,3年后将会带动金融业生成式AI的规模化应用。

  回顾2023年,大型科技公司、各类创业公司和科研机构迅速入场,投入了海量资源,推动了大模型能力和应用的快速演进。在行业大模型层面,度小满、蚂蚁集团等金融科技公司先后发布了金融大模型。据度小满CTO许冬亮介绍,2023年5月,度小满开源了国内首个千亿级金融大模型“轩辕”,并获得了上百家金融机构申请试用。目前,大模型技术已经应用在度小满各个业务场景,从营销、客服、风控、办公到研发,均已初见成效。

  与此同时,我国银行业正在积极拥抱大模型。例如,工商银行在国内同业率先实现百亿级基础大模型在知识运营助手、金融市场投研助手等多个场景应用;北京银行发布了AIB平台,打造运营助手、客服助手等7个问答机器人,同时推出“北银投顾 GPT”。

  “开拓落地应用场景,不断提高客户采用率和大模型利用率,更好发挥大模型的潜在价值,将会是2024年生成式AI突破发展的重要内容。”报告主要负责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纪珍表示。(记者 张莫)

【纠错】 【责任编辑:冉晓宁】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他们驻守在“云端”
      • 权威访谈丨专访中国进出口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富林
      • 新华全媒+丨红色革命村的文艺创新
      • 问记者丨车厘子抵达天津港后,都去哪了?
      • 追光丨这场青藏高原“村超”,为什么球场是歪的?
      • 文化新观察丨乡村何以“著名”?
      • 国际观察丨美国经济数据背后的近忧与远虑
      • 逛逛西藏特色“龙”文化大集
      • 马车长,一路平安

              推荐阅读:

              AI海报 | 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9%

              AI海报丨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 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共建繁荣之路丨中欧班列:开往亚欧大陆的“幸福列车”

              强信心 促发展丨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 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

              星火对话|刘国华:赛意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帮助企业解决数字化转型中的痛点、堵点、难点

              北斗系统,全球民航可通用!

              中国空间站动态|航天医学领域多项实验进行中

              美股11月收官走势分化:道指涨1.47%创22月新高 纳指跌0.23%

              数据图解丨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持平 11月份同比增长1.2%

              “星空摄影师”暗夜探宇宙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