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科技

我国编制首部脑机接口研究伦理指引

2024年02月07日 | 查看: 73142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记者胡喆)记者从科技部获悉,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人工智能伦理分委员会近日编制了《脑机接口研究伦理指引》,系我国在脑机接口研究领域的首部伦理指引,明确开展脑机接口研究应确保研究具有社会价值,应主要致力于修复型脑机接口技术,强调通过技术的发展服务公众的健康需求。

  脑机接口是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信息通道、实现两者之间直接信息交互的新型交叉技术,应用主要包括医疗健康、交流沟通、生活娱乐等方面,特别是改善神经性瘫痪疾病患者的运动、交流、感知功能。

  此次发布的指引明确了“保障健康、提升福祉”“尊重被试、适度应用”“坚持公正、保障公平”“风险管控、保障安全”“信息公开、知情保障”“支持创新、严格规范”六项基本原则,指出脑机接口研究应适度且无伤害,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辅助、增强、修复人体的感觉—运动功能或提升人机交互能力,提升人类健康和福祉;对严重危及生命且尚无其它有效治疗手段的罕见病,可在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医疗器械、临床研究等相关规定的条件下,经充分知情同意,开展脑机接口创新产品的临床试验。

  指引强调,在人体上开展脑机接口研究,应根据《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等相关法规申请并通过伦理审查,需根据手术植入物、有源植入物指导原则和相关标准,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充分验证,包括提供生物相容性检测报告、型式检测报告、大动物安全性有效性报告等。

  指引还进一步明确了开展脑机接口研究的一般要求,强调开展脑机接口研究需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遵循国际公认的伦理准则,以及科学共同体达成的专业共识和技术规范。不得通过脑机接口研究进行非法活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破坏社会稳定。不得散播与脑机接口实际效果不符的虚假广告信息。

  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人工智能伦理分委员会组织鹏城实验室、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多家单位开展指引起草编写工作,编写过程中对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有关脑机接口研究涉及的个人隐私、数据信息、知情同意等方面的要求进行了系统梳理,广泛征求了来自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意见建议,经过多轮修订而成。

【纠错】 【责任编辑:陈听雨】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长空利剑——记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一大队
      • 财经观察丨中华老字号上“新”,新在何处?
      • 新华全媒+丨“奔向新一年”:二八大杠上的快乐“烤”生
      • 港澳连线丨全面恢复通关周年 香港发展欣欣向荣
      • 追光丨又见面了,全红婵和陈芋汐
      • 新华调查丨警惕“虚假投资电影”新型骗局
      • 热点问答丨智利林火伤亡缘何如此惨重
      • 千里界碑行·走边境 看振兴
      • 极寒之城·燃冬丨奔跑吧 老王

              推荐阅读:

              联通助力“村超” 点燃夏日夜晚

              银龙飞驰 中国高铁见证“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发展

              AIGC海报丨2022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突破3万亿元 投入强度持续提升

              软云科技盈转亏营收增 蓝鲸:规模待扩大现金大幅流失

              共建繁荣之路丨“一带一路”十周年 激发共建国家发展动力和潜能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九号卫星

              天地驾飞舟 太空快递忙——天舟货运飞船系统总指挥谈研制历程

              3船起锚!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队犁海出征

              数字经济专利创新蓬勃发展

              我国科学家实现基于器件无关量子随机数信标的零知识证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