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科技

龙年“蛟龙”:“蛟龙号”首潜大西洋

2024年02月28日 | 查看: 88990
中国大洋83航次是中国载人潜水器首次在大西洋开展下潜作业,也是“蛟龙号”与其支持母船“深海一号”首次在大西洋开展深海调查研究。(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供图)

  首次在大西洋开展下潜作业的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目前已在南大西洋完成23次下潜并创造九天九潜的下潜新纪录。

  记者2月27日从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获悉,“深海一号”船执行的中国大洋83航次第一航段聚焦南大西洋中脊热液区。截至2月23日,“蛟龙号”在南大西洋顺利完成23次下潜,并创造九天九潜的下潜新纪录。目前“蛟龙号”技术状况良好,已在彤管、洵美等多个环境复杂的热液区开展精细调查和高效作业,获取了地质、生物等样品约300件和环境、视像等数据约4TB。

龙年“蛟龙”:“蛟龙号”首潜大西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大洋83航次是中国载人潜水器首次在大西洋开展下潜作业,也是“蛟龙号”与其支持母船“深海一号”首次在大西洋开展深海调查研究。本航段首次在南大西洋彤管、洵美等多个热液区开展载人深潜精细化调查,获得了盲虾、贻贝等热液区典型生物类群,初步证实南大西洋的热液生物群落与北大西洋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并将大西洋热液生物区系的南部边界向南扩展1300公里(自南纬15°扩展至南纬27°)。

龙年“蛟龙”:“蛟龙号”首潜大西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次航段同期开展了南大西洋海山生态系统调查,初步发现了珊瑚林、海绵地等多个生物多样性高值区域,为识别南大西洋生物多样性热点区提供科学支撑。本航段取得的成果填补了南大西洋生物多样性调查空白,丰富了全球深海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将有效支撑全球深海生物地理分布格局形成机制研究,助力人类更好地认识深海、保护深海、利用深海。

  中国大洋83航次于去年12月17日由青岛起航,春节期间,60名科考队员随“深海一号”船在万里之外的南大西洋,伴随着国之重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度过了一个特别的节日。(记者王立彬)

【纠错】 【责任编辑:陈听雨】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写在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之际
      • 新华全媒+丨了不起的小镇:长江边“长出”电缆之乡
      • 乡村行 看振兴丨大连普兰店:文明新风润心田
      • 港澳连线丨香港、澳门欢迎内地赴港澳“个人游”城市新安排
      • 新华每日电讯丨“唯实者”宗庆后
      • 追光丨“紫荆花”闪耀“十四冬”冰球场
      • 全球连线丨“世界美食的中国味道”:大别山间的朗德鹅肝
      • 照片定格的城市“绿心”
      • 下水道燃放爆竹有多危险?

              推荐阅读:

              中国移动联合多家央企重磅发布“九天·众擎基座大模型”

              通胀数据持续回落 纳指、标普500指数创15个月新高

              观察:今年“双11”,包裹为啥送得快?

              AIGC海报 | 10月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中国5个领域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排名世界第一

              直击链博会①丨智能汽车“驶入”链博会!自动驾驶应用在这些场景

              数据图解丨1-10月 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持续回升

              微众银行:打破乡村金融服务壁垒 创造普惠金融更多可能

              推动数字贸易繁荣发展

              绿色消费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