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科技

“大国科技重器”持续向世界开放共享

2024年04月29日 | 查看: 62585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记者郭宇靖、张骁)位于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平台集群已进入建设与运行并重阶段,布局的37个科技设施平台有10个全面开放。28日在京举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论坛上,一系列“大国科技重器”披露运行“进度表”并向全球用户发出开放共享“邀请函”。

“大国科技重器”持续向世界开放共享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林剑华介绍,10个全面开放的科技设施平台包括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材料基因组研究平台、清洁能源材料测试诊断与研发平台、先进载运和测量技术综合实验平台、先进光源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空间科学卫星系列及有效载荷研制测试保障平台、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总部、空间天文与应用研发实验平台,目前均运行良好。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正式运行的首个大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已服务400余项课题,累计开放机时达5.06亿核小时。其通过超级计算机模拟计算,可为防灾减灾、大气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等重大问题提供研究支撑。

  此外,论坛发布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例如,中国科学院子午工程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标志性设备之一的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是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同频段成像性能最好的综合孔径射电成像望远镜;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增强器成功出束,标志着光源注入器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加速器建设进入攻坚阶段,距离“最亮的光源”发射第一束光更近一步。

  林剑华表示,目前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除布局37个科技设施平台外,还集聚了1个国家实验室、3家新型研发机构、一批科技领军企业,以及中国科学院21家院属单位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人员达到2.3万人。下一步将以更大力度推动“大国科技重器”建设运行和开放共享,持续产出重大突破性成果,加快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纠错】 【责任编辑:陈听雨】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长三角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探索
      • 财经观察丨新一轮国企改革“棋至中局” 哪些领域探索将加速
      • 国际观察丨中国民营企业加速“出海”谋共赢
      • 权威数读丨超7成受访外企看好未来5年中国市场发展前景
      • 新华鲜报丨用户超5亿 网络文学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新动能
      • 港澳连线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沪港合作迈向新高度
      • 新华全媒+丨沙尘暴多发会给神十七返回舱着陆带来挑战吗
      • 北京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啥样
      • “爸、妈,我是012642!”

              推荐阅读:

              《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印发

              长白山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项目启动

              银龙飞驰 中国高铁见证“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发展

              专精特新看中国|“机器如何生产机器” 看模切机“独步全球”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天地驾飞舟 太空快递忙——天舟货运飞船系统总指挥谈研制历程

              研究报告:发挥好数字经济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流动的力量:共融共生的公益创新之路

              星火对话|刘国华:赛意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帮助企业解决数字化转型中的痛点、堵点、难点

              数字技术赋能地方金融风险治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