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科技

超强耐寒电子皮肤助力我国极地科考

2024年05月24日 | 查看: 62652

  记者23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化工学院张雷、杨静团队成功研发出新型电子皮肤。这种皮肤可在-78℃的严寒环境中,实现机器手的高拉伸、自愈合和高灵敏功能,对我国开展极地科考具有重大意义。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期刊《美国化学会志》。

超强耐寒电子皮肤助力我国极地科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南北极的低温环境为探险者生命安全带来极大风险。极地机器人的研发对减少科考人员伤亡、开发未知危险地带有重大意义。机器人的“感知力”将极大影响极地探索的质量,可赋予机器人“触觉”的电子皮肤便应运而生。

  张雷、杨静团队研发的电子皮肤具有高拉伸性,能够包覆在机器人手掌上,在极寒条件下准确感应压力、识别物体形状和特定符号等。电子皮肤具有自修复、自愈合功能,在受损后其传感能力能完全恢复,可完全适应极地极端环境科考任务。

超强耐寒电子皮肤助力我国极地科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早在2020年,我们团队就研发出了代表当时学术前沿的‘全天候自愈合电子皮肤’。”杨静教授介绍,“而今,我们的新一代电子皮肤全面升级,在自愈合功能的基础上可以全面适应-78℃的极端环境,期待这项新成果在我国南北极科考和其他科研领域呈现出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记者陈曦 通讯员焦德芳 王欣睿)

超强耐寒电子皮肤助力我国极地科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纠错】 【责任编辑:朱家齐】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东北高校科技成果助推高质量发展上台阶
      • 新华视点丨自动驾驶车大规模上路,还有多远?
      • 新质生产力一线观察丨中国铁塔:加快数实融合
      • 新华全媒+丨从舶来到出口——非遗玻璃工艺的出海路
      • 追光丨靠“天赋”更凭“实力”,西安这样推进体旅融合
      • 科普丨战术核武器与战略核武器有什么区别
      • 秀我中国丨铁妞带你看“最励志”火车站
      • 文旅新探丨长春有轨电车
      • 全球连线丨“龙舟之乡”赶工忙

              推荐阅读:

              探访中国铁路源头:感受铁路事业飞速发展的前世今生

              中国移动启动算网大脑“天穹”全网试商用

              AI海报 | 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9%

              银龙飞驰 中国高铁见证“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发展

              光明说经济丨“引进来”+“走出去” 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蹄疾步稳

              科学技术部:中国已与8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

              量子之歌年报,收入来源多元化,累计服务近亿人在线学习

              数据图解丨节后消费需求回落 10月份CPI略有下降

              星火对话|刘国华:赛意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帮助企业解决数字化转型中的痛点、堵点、难点

              星火对话|张成康:赛意信息以数字技术,重塑产业发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