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日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与法国同行共同组成的嫦娥六号任务中法氡气测量仪合作团队,成功测量月球上的氡和钋分布、月球表面的电离辐射以及空间环境的带电粒子等,圆满完成探测任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氡气测量仪共同首席科学家贺怀宇介绍,嫦娥六号探测器进入环月轨道后,氡气测量仪对月球上的氡和钋分布进行了连续111小时轨道测量。6月2日,嫦娥六号在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的阿波罗环形山成功着陆,在采集第一批样品后不久,氡气测量仪开始对月球表面进行测量。6月4日,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样品在月背起飞升空,氡气测量仪结束探测任务并永久留在月球背面。
“嫦娥六号任务期间,中法氡气测量仪合作团队在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参与氡气测量仪的运行工作。这是中法在深空探测领域的首次合作,双方强强联合,使得氡气测量仪探测任务取得成功。”贺怀宇说。(记者陆成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纠错】

-
新华全媒头条丨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目标不懈努力
- 新华全媒+丨深中通道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加速一体化
- 新华每日电讯丨中美青年相聚鼓岭共话未来
- 港澳连线丨特写:香港维园庆回归 AI科技很“圈粉”
- 追光丨这一天,听听这些奥运健儿的心声
- 全球连线丨“一滴汗”就能检测健康状况?
- 秀我中国丨沈阳文旅局局长“花式喊麦”“安利”沈阳
-
把信仰带回家
-
楚歌的回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