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3月27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两步走发展目标,并部署实施了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支撑四大行动,并细化为15项具体措施,进一步促进轻工业数字化转型进入快车道。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轻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具有较好基础。据统计,2024年底轻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4.9%,实现网络化协同企业占比达47.2%,开展个性化定制企业占比达18.3%,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2.0、2.8个百分点。
围绕下一步发展,《实施方案》提出两步走发展目标:到2027年,重点轻工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90%左右,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5%左右,打造100个左右典型场景,培育60家左右标杆企业,形成一批数字化转型成果;到2030年,规模以上轻工企业普遍实施数字化改造,形成“智改数转网联”数字生态,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实施方案》还围绕发展目标,部署实施了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支撑四大行动,并细化为15项具体措施,对家电、家具、五金制品、电动自行车等细分领域加强分类指导,以数字化场景牵引实现“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智慧供应链”梯次递进转型升级和数字化水平的整体跃升。
其中,《实施方案》聚焦轻工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中长期发展目标,部署开展“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引导轻工业实现更深层次产业变革。包括推动智能产品和产业园区高端化跃升;深化物联感知、智能控制、人机交互等技术在终端消费领域的应用,推动跨品牌互联互通;鼓励家电、家具、皮革制鞋、五金制品等产业园区转型为数字化园区等。
《实施方案》提出四项保障举措,包括完善工作机制、促进交流合作、深化研究评价、加强人才培养等。其中,将建立多方参与、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利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将符合条件的数字化改造项目纳入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相关资金支持范围等。
据悉,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做好《实施方案》的宣贯工作,加强与“两重”“两新”政策的协同,加快推动《实施方案》在轻工细分领域、重点产业集群、轻工大省落地见效。(记者 郭倩)
【纠错】 【责任编辑:冉晓宁】-
新华全媒头条丨在华跨国企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
- 新华全媒+丨健康产业步入发展新赛道
- 新华视点丨AI时代,如何让治理跟上技术步伐?
- 秀我中国丨32条全国春季乡村旅游线路,你想选哪一个?
- 港澳连线丨从汇丰全球投资峰会看“向新”投资趋势
- 专栏丨从“群聊泄密门”透视霸权的裂痕
- 追光丨北极圈以北,他们完成了这场极致的滑雪登山
-
香港寻古之石刻的印记
-
传薪·焕新 跨世代的文化共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