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亮剑AI假图 技术洪流中的价值坚守
来源:光明网 2025-04-01 11:08 X当人工智能以势不可挡的姿态重塑各行各业时,一场关于技术边界与价值准则的讨论正走向深入。近日,淘宝率先在行业内出台新规,严厉打击AI生成的虚假商品图片,并向全行业发出规范倡议。这一举措表面上看是对行业乱象的针对性修补,实则是对“科技发展应当走向何方”这一时代命题的深刻回应:技术工具本身没有道德属性,但使用技术的人必须守住价值底线,平台也必须有价值取向。
近年,不少电商从业者也开始尝试使用AI工具辅助制作商品宣传图,尤其近日GPT4o多模态生图应用上线后,社交平台也出现了不少关于商品图生成的讨论。诚然,AI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内容制作门槛,但若使用过度、不当,也可能为虚假宣传提供了温床。比如,有的服装商家的商品图,从模特到衣服饰品全是AI生成的,纯纯的“照骗”,却能轻易绕过消费者理性判断,虚构的材质细节、夸大的使用效果,让货不对板成为新型消费陷阱。部分商家发现,制作一张传统商品图需投入数千元拍摄成本,而AI生成仅需几分钟,这种成本“剪刀差”催生了造假现象。更令人忧虑的是,这种技术异化正在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原创商家精心打磨的实物拍摄被利用AI盗图“整店”抄袭,长此以往,行业将离品质竞争的正轨越偏越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面对技术滥用挑战,主流电商平台正从“事后灭火”逐步转向“事前预防”。据淘宝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将明确认定“商品材质或款式不符”“效果失真或夸大效果”“不存在场景导致商品失真”“抠图贴图感明显失真”等AI假图典型场景,上线识别模型,通过“源头拦截”“存量清理”和“标识提醒”等举措,对平台AI假图进行全面治理。
“AI可能没有价值判断,但AI的使用者必须有判断、平台必须具有价值取向。”对此,淘宝方面强调,AI的发展和使用应该提高消费体验、促进原创、保护合法商家权益,而不是成为黑灰产违规获利的工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日前,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范了人工智能生成合成的内容标识,以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随着《办法》等政策陆续实施,平台主体责任进一步明确。业内人士分析,淘宝此次治理行动既是对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也预示着电商竞争正从流量争夺转向品质深耕。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关键阶段,平台的价值取向正在成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标尺。(杨亚楠)
[ 责编:张诗奇 ] 阅读剩余全文( )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乙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举行
-
上海:纪念五卅运动100周年文物史料专题展开幕
最热文章
-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总书记这些引用发人深省 1
- 大型专题节目《习近平经济思想系列讲读》第八集 2
- 两办发文: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有哪些重要部署 答问 3
- 东战位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对谋"独"挑衅的坚决惩戒 4
- 赖清德"台独"言行用心险恶、危害十足 《进逼》 《壳》 5
- 【杏坛覃思】人文教育:“走进去”还是“走出来” 6
- 缅甸强震超两千人死亡 挺进缅甸灾区中国救援争分夺秒 7
- 赓续中华文脉 护航内地企业“出海” 形成强大合力 8
- 登录租机小程序后遭遇网贷电话 警惕"以租养贷"连环套 9
- @毕业生 2025年国家助学贷款免息 本金可延期1年偿还 10
推荐阅读:
应对创新挑战 促进科技向善——这份文件将进一步规范科技伦理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