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

筑牢网络支付安全防线

2024年02月26日 | 查看: 60449

  今年春节期间,有不法分子制造了一些需要输入支付密码或填写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后才能领取的“假红包”,企图骗取钱财。这些“假红包”往往会跳转到不明链接,在用户填写信息提交后,后台的木马病毒就可以窃取银行系统随机发送的手机验证码,随时转走银行卡里的钱。这个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凸显筑牢网络支付安全防线迫在眉睫。

  当下,在数字化浪潮的不断推动下,网络支付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以今年春节为例,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除夕至正月初八期间,网联清算公司和中国银联日均处理全行业网络支付交易26.3亿笔、金额1.2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6%和8.0%。这组数据不仅反映了我国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也折射出消费者对网络支付日益增长的需求。网络支付因其便捷性与高效性,已成为居民生活离不开的普惠性基础金融服务。但正如硬币的两面,由于网络支付过程的高度便捷性,一旦用户的账户信息、支付密码等关键信息被不法分子获取,用户资金安全将面临严重威胁。可以说,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发展,网络支付繁荣背后也伴随着一系列安全风险的挑战。

筑牢网络支付安全防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支付安全问题的产生,既有技术层面的原因,也有管理层面的问题。从技术层面看,当前网络支付系统虽然高度发达,但仍存在被黑客攻击、数据泄露或被非法利用等风险。而且,随着支付技术的不断创新,新的安全漏洞也可能随之出现。从管理层面看,一些支付机构在信息安全、风险防控等方面还存在短板,也会导致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如何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支付环境?从支付机构角度看,应继续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不断提升网络支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引入先进的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等手段,确保交易信息的完整性和保密性。还应加强对新型支付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如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等,为网络支付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支撑。

筑牢网络支付安全防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监管角度看,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更加严格的支付安全标准,规范支付机构的经营行为,确保其在合法合规的轨道上运行。支付机构应对照监管的各项要求,积极开展自查整改并加强交易监测,切实防风险。此外,广大用户也需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在使用网络支付时,要时刻保持警惕,切勿轻易泄露个人账户、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

  安全是发展的保障。只有筑牢网络支付安全防线,才能促进网络支付充分发挥优势和发展潜力,推动我国数字金融和网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勾明扬)

筑牢网络支付安全防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纠错】           【责任编辑:冉晓宁】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风雪唐古拉的长情相伴

      • 新华全媒+丨证监会新闻发布会,释放这些严监管信号

      • 新华视点丨新办法来了!“外卖小哥”权益将有更多保障

      • 文化新观察|在国博“读”王蒙:今天依然青春

      • 全球连线丨体育的梦想无国界——专访冬奥冠军杨扬

      • 新华每日电讯丨百万游人“行通济” 岭南文化焕新韵

      • 香港故事丨口述影像:把世界讲给视障者听

      •   别样乡村教师丨在苗乡教足球

      •   新疆社火·缘起

              推荐阅读:

              中国空间站动态|极致的美!俯瞰中国三级阶梯

              60秒看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神舟辞星汉 东风迎客归——写在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胜利返回之际

              强信心 促发展 | 一图了解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新提法”

              星火对话|刘国华:赛意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帮助企业解决数字化转型中的痛点、堵点、难点

              观察:今年“双11”,包裹为啥送得快?

              我国成功发射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01星

              2024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发布

              墨子巡天望远镜新发现两颗近地小行星

              科学家首次发现原子核基态存在分子型结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