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策划

【奋进新征程 首都新发展】领科技前沿 创北京奇迹

2024年03月29日 | 查看: 85712

【奋进新征程 首都新发展】领科技前沿 创北京奇迹

来源:光明网 2024-03-29 17:52 X http://recordcdn.quklive.com/upload/vod/user1587016609771948/1711704356450240/origin.mp4

  编者按:

【奋进新征程 首都新发展】领科技前沿 创北京奇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北京在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路上的丰硕成果,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和光明网联合推出《奋进新征程 首都新发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宣讲系列短视频,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北京篇章。

 

【奋进新征程 首都新发展】领科技前沿 创北京奇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期嘉宾

  申建军 北京市政协科技委员会原主任

  张京成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奋进新征程 首都新发展】领科技前沿 创北京奇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3》显示,北京位居全球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排名榜首,并连续两年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排全球第三。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结构,量子计算、脑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创新,正重新定义着北京这座城市的发展动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充分利用科技、人才、文化优势,立足首都实际,坚持首善标准,开展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阵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持续提高,创新生态更趋完善,为北京率先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关村,作为中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不仅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缩影,也见证了中国自主创新的历程。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电子一条街”,到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和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发挥了改革“试验田”作用。

  现在,中关村已形成一区十六园的发展格局,成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中最重要的发展区域之一,是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变量”,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谁能抢占科技创新先机,谁就能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

  党的二十大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加快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方向路径是什么、科技资源如何优化配置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提供了科学指引、注入了强大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持续深化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的同时,北京市布局建设“三城一区”主平台,促成了更多原始创新成果的落地,日渐成为国际前沿科技的重要策源地和全球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地,实现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到全球科创关键枢纽的飞跃。

  从2014年“三城一区”被写进北京城市新总规以来,“三城一区”发展如火如荼,成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平台。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作为科学研发主阵地,错位发展、功能互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则承接三大科学城创新效应外溢,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三城一区”用不足6%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市约1/3的地区生产总值,集中了全市31.8%的企业和全市6成左右的研发人员、研发费用,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创新生态更趋合理。

  翻开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绩单”: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2019年以来连续保持在6%以上,2022年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国第一,300多家跨国公司在中关村设立了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多年来,北京始终行走在科技创新的前沿,开放合作格局不断完善。

  北京科技创新的发展,是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建设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到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到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再到统筹安排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成功跨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全面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显示,中国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11位。

  久久为功,玉汝于成。新时代新征程,北京将加快打造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率先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全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战略支撑。

 

出品人:谢辉 贺亚兰

制片人:肖峻峰 杨谷

总策划:李爱民 宋乐永

监制:刘斌 赵刚

策划:李文鼐 彭亚南 张哲 赵冠霞 赵艳艳

统筹:周硕頔 陈璐

本集编导:杨亚楠

本集撰稿:王晓飞

出品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中共北京市委讲师团

光明网

宣讲家网

支持单位:北京市宣传思想文化人才发展中心

 

本片仅用于公益宣传,所用资料如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 责编:陶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新闻表情排行 日/周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彭丽媛会见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师生代表

  • 明前茶飘香

最热文章

  • 无人机播种、生产新模式 追“耕”追到了新花样! 1
  • 习近平向塞内加尔当选总统法耶致贺电 2
  • “春季外交”再掀热潮 中外频繁互动释三重信号 3
  • 关于中美关系、中国经济,习近平主席最新论述 4
  • 习语|把人们隔开的不是千山万水,而是相互认知上的隔膜 5
  • 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举旗定向关乎国家长远 6
  • 八座古城“叠”雄安 “未来之城”传文脉 7
  • 图解丨质升量稳!十组数据看我国经济“开门红” 8
  • 【小核同学科普秀】“核技术”也能守护健康? 9
  • 山川旖旎,生灵熠熠,神奇云南生机盎然 10

推荐阅读:

算力基础设施发展量化指标出炉 万亿级算力产业迎重磅政策利好

华为李鹏:共筑5.5G数字新基石,共绘数智时代新篇章

国内旅游出游8.26亿人次!假日消费折射经济动能澎湃

专精特新看中国|“时间管理大师”:感受纳秒里的“中国时间”

推动算力强起来用起来

《中国科创典型调查报告》:我国科创水平 呈现高增长态势

中国空间站迎来最年轻乘组 神舟十七号航天员公开亮相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60秒看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神舟辞星汉 东风迎客归——写在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胜利返回之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