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获悉,该校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院教授袁丁及其合作研究者首次观测到电磁波(光波)动态传播,证实太阳日冕的特殊结构以及行星等大型天体可作为电磁信号放大器,或可实现星际间通讯或者能量传输。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袁丁团队发现,太阳耀斑爆发触发了大尺度的磁流体动力学波,波前以太阳耀斑为中心往四周扩散传播,磁流体动力学波途经过一个巨大的冕洞。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了解,日冕中温度低、等离子体密度低、磁场强度低的区域,在空间太阳望远镜的极紫外波段辐射弱,所以称为冕洞。“冕洞充当了‘凸透镜’的角色,磁流体动力学波从由四周扩散变为向焦点逐渐聚焦。”袁丁介绍,据测量,该磁流体动力学波经过聚焦后,波动振幅增加3倍,所携带能量流提升7倍,这表明这种现象具备能量聚焦效应。
另悉,该研究将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提供理论依据和数值模型基础。 (记者罗云鹏 通讯员谢梁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新华全媒头条丨全球安全倡议的时代回响
- 新华全媒+丨雄安律动:我与“金芦苇”共成长
- 新华视点丨数字阅读时代,实体书店如何突围?
- 我在现场丨沿着“铁人”足迹,追寻黑土地上的红色印记
- 文旅新探丨西藏嘎玛沟:领略喜马拉雅的原始之美
- 追光丨全运会新增“海陆模型足球赛”?好玩、爱玩!
- 乡村振兴丨福建建阳:特色产业旺 山乡奔富忙
-
重庆金佛山珍稀动植物保护记 -
生活在地球第三极的动物们
推荐阅读:
光明说经济丨“一带一路”贸易规模快速攀升 多组数据彰显我国经济巨大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