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丨发展新质生产力 看北上广的创新实践
来源:光明网 2024-05-01 09:30 X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为深入宣传我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的亮点成就,光明网推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稿件,介绍各地区各部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新成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年全国两会的热词,当属“新质生产力”。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是指向未来的重要方向。如今,一幅围绕传统产业换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的新质生产力布局图,正在中华大地上徐徐展开。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央赋予北京的使命。近年来,北京着力加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发挥北京优势。
今年,北京将统筹教育科技人才资源,培育壮大各类科技力量,持续深入实施基础研究领先行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计划,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生物制造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巩固扩大人工智能、高级别自动驾驶等行业领先优势,着力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加快完善创新生态体系,压茬推出新的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政策,扎实推进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为北京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
作为我国最早布局未来产业的城市之一,上海力争在前沿技术领域抢占高地、提升全球竞争力,确定了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材料成为上海五大未来产业方向,同时在张江、临港、大零号湾成立未来产业先导区。
同时,上海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把更多科技成果运用到具体的产业和产业链上,持续提升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融合化发展水平,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广东把加快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广东的战略之举、长远之策。
目前,广东规上工业企业7.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7.5万家,数量均居全国第一,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知识产权地区发展指数、有效注册商标量、发明专利有效量等都居全国首位,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7年居全国第一。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巩固现有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现代农业与食品、汽车等8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把集成电路、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打造成新的五千亿级、万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依托完善的产业配套、强大的创新供给、丰富的应用场景,广东发展新质生产力正当其时、前景可期。
监制:赵刚
文案:赵艳艳
协调:杨亚楠
合作机构: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设计:王星瑶
审核专家:王秀丽
[ 责编:张诗奇 ] 阅读剩余全文( )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北十万亩杜鹃盛开
-
海上联合执法巡航迎休渔
最热文章
- 说“闻”解字·手| 一双手,感受总书记的劳动本色 1
- 大国工匠,总书记点赞的顶梁柱 听总书记说“奋斗” 2
- 追光的你丨劳动浇灌幸福树 奋斗,凝聚前行力量 3
- 关于中法、中塞、中匈关系,习近平主席这样说 4
- 武契奇:习近平主席此访将为塞尔维亚发展带来新希望 5
- 光明日报: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奋斗的脚步 最美的人生 6
- 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 7
- 外交部:敦促美方停止打压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 8
- 央行等部门联合印发《受益所有人信息管理办法》 9
- 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 直面共同挑战,共创美好未来 10
推荐阅读:
共建繁荣之路丨“一带一路”十周年 激发共建国家发展动力和潜能
强信心 促发展丨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 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