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策划

经济光明论丨刘世锦:从供给约束到需求约束,在增加有效需求上发力

2024年10月10日 | 查看: 54437

经济光明论丨刘世锦:从供给约束到需求约束,在增加有效需求上发力

来源:光明网 2024-10-10 10:01 X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深入宣传我国经济恢复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的亮点成就,光明网推出《经济光明论·专家谈》系列专家解读稿件。

经济光明论丨刘世锦:从供给约束到需求约束,在增加有效需求上发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期邀请到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阐释《从供给约束到需求约束,在增加有效需求上发力》。

  作者:刘世锦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增长。这种增长快速吸收了人类工业化阶段的技术成果,把先行者几十年到上百年的增长浓缩到二三十年时间内。但这类增长是有终点的。

  2010年一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在达到一个高点后开始减速,由高速逐步转为中速。这种变化可以表述为增长阶段转变。在这种过程中,有两个概念非常重要。

  一个是历史需求峰值。也就是在工业化、城市化几十年、上百年的进程中,需求增长最快或需求量最大的那个点或区间。到了这个点或区间,经济增长就开始减速。

  另一个是需求结构。需求结构背后是收入结构,简单地说,是中高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的分布结构。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中高收入者比重低、低收入者比重高的结构;另一种是中等收入群体比重高、低收入群体比重低的结构,也就是通常说的“橄榄型”结构。

  历史需求峰值决定了高速向中速的转折点,而需求结构决定了转折点后中速增长的持续时间。

  在转折点以前,经济增长的主要约束是供给不足,在市场供求关系上容易出现通胀,这一时期主要是供给能力形成阶段。转折点之后,主要约束成为需求不足。事实上,需求相对下降正是增长减速的原因。通胀压力转为通缩压力,或价格上升压力转为价格低迷压力。

  从国际经验看,中速增长保持较长时间的经济体,一般有一个规模较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基尼系数比较低,在0.4以下,收入差距相对较小。这样的中等收入群体可以释放较大规模、较长时间的需求,从而支撑较长时间的中速增长。相反,如果收入差距较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较小,当这个群体需求潜力大体释放后,容易出现增长的明显减速,导致陷入低速甚至停滞后退的困境。

  现阶段,我国的基本情况是,中等收入群体大体占三分之一,4亿人左右。当前面临的需求不足,与这种需求结构直接相关。

  如何增加有效消费需求?首先要区分生存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包括低收入阶层在内,以吃穿和其他日常基本消费为主的生存型消费趋于稳定,或者说,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消费总量扩大体现为结构升级。消费增长更多由教育、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社保、文化体育娱乐、金融服务、交通通讯等发展型消费拉动。

  消费实现方式的差异也很重要。生存型消费以个体消费方式为主。发展型消费较多采取集体消费或公共服务方式,如医保社保采取互助共济方式,学校教育是集体学习方式,与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直接相关。扩大发展型消费,需要政府搭台子、建制度、出资金,是政府消费支出与居民消费支出的组合。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滞后,直接拖累发展型消费的增长。现阶段,城市居民忧虑较多的是教育、医疗、住房“三座大山”的压力。所以,扩大消费要找准痛点:一是以基本公共服务为依托的发展型消费,二是以农民工为重点的中低收入阶层。

  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与城市化水平直接相关。城市集聚效应降低公共服务供给成本。在传统农村地区,现代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成本过高,很难触达。与发达经济体相同人均收入水平相比,中国城市化率偏低,常住人口城市化率为66%,户籍人口城市化率为48.3%,而发达经济体通常在70%以上,有的超过80%。

  以往我们只重视生产的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忽视了消费特别是服务消费的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而这一条应该是我们现阶段扩大消费需要高度重视的底层逻辑。没有一定程度的城市化水平,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社保、养老、文化娱乐等领域较高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难以实现。

  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关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改革举措,与需求侧结构性改革紧密配合,产生扩消费、稳增长、防风险的综合效应。

  一是大力度提升以进城农民工为主的新市民在保障性住房、教育、医疗、社保、养老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要落实好《决定》关于“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险、住房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等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的重要部署。

  二是加快都市圈范围内中小城镇建设,形成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基础的高质量可持续现代化城市体系。我国城市核心区建设已达到较高水平,从国际经验看,城市群、都市圈范围内的核心城市通常占城市人口的30%左右。核心城市之外的中小城镇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可容纳60%以上的城市人口,其中既包括原有城市疏解人口,更多是农村和其他城市的流入人口。同时也适合制造业和中低端服务业的集聚。在这个范围内,房地产、基建等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要落实好《决定》关于“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允许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等重要部署。重点推动城乡之间人员、土地、资金等要素双向自主流动,以市场化为基础优化配置利用各类资源,农民可以进城,城市居民可以下乡,给城乡居民双向创业就业置业以更大空间。

 

  策划:赵刚

  文字整理/海报制作:赵艳艳

[ 责编:杨亚楠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新闻表情排行 日/周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苏州南站站房外立面亮相

  •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启动火炬传递

最热文章

  • 习语品读|“红十字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 1
  • 李强赴万象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并访问老挝 2
  •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长江大保护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3
  • 秋冬交际,中医如何防"秋燥"? 不要忽视青少年抑郁症 4
  • 国庆1309.8万人次出入境 铁路客货运输多项指标创新高 5
  • 央行: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接受申报 6
  • 两部门部署做好保交房工作 扩大“白名单”覆盖范围 7
  • 关注天气:西南地区多阴雨天气 弱冷空气影响东北 8
  • 中消协发出消费提示:购买电子门锁时应注意四个方面 9
  • 一揽子政策促进回升向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不断迈进 10

推荐阅读:

算力基础设施发展量化指标出炉 万亿级算力产业迎重磅政策利好

中国移动联合多家央企重磅发布“九天·众擎基座大模型”

银龙飞驰 中国高铁见证“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发展

专精特新看中国|“机器如何生产机器” 看模切机“独步全球”

光明说经济丨“一带一路”贸易规模快速攀升 多组数据彰显我国经济巨大潜力

共建繁荣之路丨“一带一路”十周年 激发共建国家发展动力和潜能

共建繁荣之路丨大道共通!开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阶段

强信心 促发展丨谋定发展路线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船员带你了解“雪龙2”号的“心脏”

强信心 促发展丨扭住金融强国建设中“开放”“创新”两个“牛鼻子”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