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8月16日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王涛教授团队与合作者首次揭示,星系中心黑洞的质量是决定星系中原子氢气体含量的最关键物理量。这一发现对星系中心黑洞是否影响和如何影响星系中冷气体含量及恒星形成,提供了重要的观测证据。相关成果近日刊发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
论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王涛说,自20世纪70年代,理论学家就提出,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在吸积物质的过程中释放的巨大能量,这对星系的形成演化,尤其是对星系从“生”到“死”的转变有重要的作用。
中心黑洞对宿主星系具有重要的反馈作用,已成为当前主流星系形成演化理论模型的共同结论。然而,黑洞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星系的形成演化,在观测上一直缺乏明确的证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次研究中,我们分析了近二三十年国际上多个望远镜观测到的黑洞和星系气体数据。”王涛介绍,最终他们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星系中心黑洞质量越高,其原子氢气体含量越低。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子氢气体是星系冷气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冷气体又是星系中恒星形成的原料。”王涛说,这一发现表明,中心黑洞对宿主星系中恒星形成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从源头上限制恒星形成原料——冷气体的含量来实现的。
王涛表示,该结果就中心黑洞对宿主星系的反馈机制也作出了重要限制,即中心黑洞通过在其成长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来调节星系周气体的冷却效率,很可能是中心黑洞影响宿主星系形成演化的主要方式。(记者金凤)
【纠错】 【责任编辑:朱家齐】-
新华全媒头条丨经济第一大省广东新观察:“关键指标”看活力
- 新华全媒+丨一颗“火箭心”点燃生命新希望
- 记者手记|当中法人文交流走进法国乡村
- 追光丨无缘金牌又怎样?从他们的故事里感受中国青年的拼搏力量
- 香港故事|科技时钟:一键穿梭香港“城市景昔”
- 秀我中国丨在重庆人防纳凉点感受重庆人的松弛感
- 远古发现丨研究发现大个体有孔虫灭绝风险更高
-
韩国博主打卡北京“city”地标
-
旗袍如画 她的针脚里藏乡愁
推荐阅读:
共建繁荣之路丨“一带一路”十周年 激发共建国家发展动力和潜能